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抬頭,消費者對環境友善的品牌、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也使得企業調整管理方針,朝向永續經營發展。而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許多企業在環保與永續發展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資訊,如麥當勞不再提供塑膠吸管、可口可樂的包裝有50%是再生利用的材料。然而,有許多聲稱具有永續發展、綠色的公司,實際上卻沒有實質的付諸行動,本文將分享什麼是漂綠(Greenwashing), 以及應該如何避免購買漂綠行為的產品。
什麼是漂綠?
「 漂綠(Greenwashing) 」,是傑.韋斯特福(Jay Westerveld)於1986年提出,當時是用來形容旅館業者將重複使用浴巾一事過度吹捧為環保愛地球的行為,卻在廢棄物回收等對環境影響更大的層面上無積極行動。而現在「漂綠」則泛指組織或企業在宣傳上,以不實或誇大的方式敘述其在環境保護與永續經營的作為。
漂綠的本質其實是“反永續發展”,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當海洋污染和空氣污染等環境困境停滯不前或越加嚴重,企業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聲稱」秉持永續發展的主張,並且以大量曝光宣傳主張的行銷策略,使用大量資訊曝光的管道或媒介,於是,那些真正落實環保永續的企業資訊便會被掩蓋,誤導重視環保的消費者,然而公司卻沒有為綠色環保、永續發展實際採取行動並負起責任。
辨別漂綠的五個類別
常見的漂綠行為:
1.暗示性圖像:
商標、產品外觀以及廣告中使用無直接關聯的環保要素,譬如綠色的設計或是大自然的圖片,像是花草樹木、青山綠水、可愛動物等,營造出品牌或產品對環境友善的形象。
2.不具體的文字:
使用抽象的詞彙包裝商品,例如「友善環境」、「綠色…」、「自然」等,卻無具體說明或是證據支持。
3.模糊焦點,隱匿部分真相:
藉由放大細微的環保作為來淡化其他對環境造成巨大傷害的行為。尤其是產品製造過程對環境的污染。
4.過於專業的敘述:
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及艱澀的文字,營造專業與科學的形象,使一般大眾難以辨別。
5.無效的認證:
使用外觀類似常見認證的圖像,塑造第三方機構背書的假象,但實際上並未取得認證,又或者該認證的可信度不高。
因此,當一家企業聲稱:「我們的產品是由回收材料製成的」時,作為聰明消費者的我們,更需要仔細想想:「這些產品的製造程序、使用的原物料會不會對環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當產品不再被使用時,企業對於廢棄物是如何處置的?